第379章 无力回天_崇祯重振大明
福书网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379章 无力回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9章 无力回天

  逼迫朱童蒙下了移民决心,陈奇瑜对他最看重的官吏之事,才给出了回复:

  “陛下已任命杨文岳在陕西布政司组建吏政厅,把八九品官员的任免权限,下放到了地方。”

  “如果陕西戒严能通过,会进一步下放权力给执行戒严的官员,尤其是考功方面。”

  “陕西这边,会制定特殊的考核办法,不再看重户口和税赋,而是地方的安稳程度,以及移民成绩。”

  朱童蒙闻言大喜,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算是解决了。

  毕竟如果地方官员不配合,他就是身为巡抚,在执行时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。

  所以这个时候,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陕西能够戒严。在陈奇瑜希望他写奏疏支持时,他当即答应下来。

  还打算传信杨肇基等人,一起向朝廷上疏,说明陕西戒严的必要性。

  陈奇瑜在延绥考察了一下,怀着沉重的心情,派遣随行的锦衣卫把消息告知京城。

  而后又沿着驿道南下,前往省城西安。

  陕西巡抚孙传庭,此时已兼任史永安空出来的三边总督,而且拿到了上方宝剑。

  短短一年不到,从一个赋闲在家的郎中,成为数得着的封疆大吏。这让所有陕西官员都知道,孙传庭简在帝心。

  而且孙传庭在朝中,还不止有皇帝支持。袁枢的父亲兵部尚书袁可立、署理吏部尚书的杨景辰,都是他在朝廷的支持者。即使署理的三边总督将来不能转为实任,也不耽误他继续担任陕西巡抚,手握尚方宝剑。

  所以孙传庭在西安的情况,远比朱童蒙要好。上上下下的官员,没有人敢怠慢。

  孙传庭知道皇帝给自己这么大权力的目的是什么,对戡乱救灾的旨意,丝毫没有疑问。

  事实上,圣旨到达陕西时,已经是五月中旬,陕西这边的旱灾,已经出现端倪。

  孙传庭在知道皇帝预测陕西的旱灾很严重后,率领陕西官员,在各地抗旱救灾。

  在他的严令之下,所有西安府、凤翔府、汉中府这些府县的官员,都分配了一块地域,负责整修水利。

  尤其是陕西吏政厅能够任免的八九品官员,更被他派到了田间地头,带领百姓灌溉。

  不愿做这些事的,都被他命杨文岳拿下,任命举人、吏员暂代。

  甚至一些不愿配合的更高品级官员,都被孙传庭以尚方宝剑停职,押回朝廷问罪。

  在他雷厉风行的政策下,西安府和临近府县的官吏,没有人敢推诿。

  除了实在无法灌溉的地方外,靠近水源的水浇地,大部分得到了灌溉。

  陈奇瑜一路南下,看到的就是西安府这边的禾苗,长势远比陕北要好。

  但他的心情仍然很沉重,知道这边的粮食虽然不至于绝收,却仍会大面积减产——

  毕竟能灌溉的水浇地,到底还是少数。而且大部分属于富裕人家,贫民仍需赈济。

  到西安见到孙传庭,陈奇瑜先是夸赞了一下他的成绩,而后又询问道:

  “陛下命我询问孙制台,若要陕西安稳,需要多少粮食?迁走多少移民?”

  孙传庭为救灾忙了近一个月,神情很是疲惫。听到陈奇瑜的话后,先是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叹了口气,颇有些沮丧地说道:

  “陛下问的问题,恕我无法回答。”

  “上个月接到旨意时,我已经尽量把这场旱灾往高里看,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。”

  “普通的旱灾通过兴修水利,多少能产些粮食。纵然粮食减产,也不至于绝收。”

  “但是这次的旱灾,老天爷根本不给活路。从五月到现在,竟然一直亢旱。”

  “三伏天的亢旱啊,河流都开始见底了。之前灌溉的土地,现在都在枯死。”

  “这等老天爷降下的灾难,实在无力回天……”

  说着这些事情,在下属面前一向显得十分坚强的孙传庭,竟然眼泪纵横。因为他真的认识到,这是无力挽回的天灾!

  陈奇瑜闻言沉默,不知要说什么好。以他一路上所见,西安府这边的情况远比延安府要好,却不料在孙传庭看来,仍旧无力回天。

  这让他心中沉重,更深刻地认识了此次旱灾。

  孙传庭哭了一会儿,发泄了一下压力,很快收拾好了心情,说道:

  “很多水浇地保不住的事情,应该瞒不了多久。”

  “只要老天不下雨,河流迟早干枯。”

  “最迟下个月,看不到希望的饥民,就会开始逃荒。”

  “没有粮食赈济,很快就有民乱。”

  这是他的预估,得到陈奇瑜的赞同。

  担任过地方官员的他知道,就是正常年份,夏收、秋收之前,贫民都会有一两个月困难期,也就是俗称的青黄不接。

  以前因为能盼着秋收,贫民会靠着挖野菜、吃树皮等坚持。现在秋收注定绝收,那些断粮的贫民,绝不会留在家乡等待——

  七月的时候,估计就有很多灾民逃荒,需要粮食赈济。

  但是朝廷的粮食,绝不可能在七月份就大批量运过来。

  这不仅是京畿大旱,朝廷没有多余粮食的问题,更主要的是道路限制,没办法把大量粮食千里迢迢地运过来。

  所以他这个时候,更认同皇帝的移民决定。除了移民之外,没有第二条路可选。

  不过移民也需要粮食,不能让灾民在路上就饿死。临近海边的驿道还能从海边和运河运过去粮食,但是陕西这边,就实在没办法了。

  陈奇瑜询问孙传庭道:

  “粮食和移民的事情,孙制台打算怎么解决?”

  “陛下已经决定,在朝廷推动陕西戒严。”

  “戒严令下达之后,由孙制台掌尚方剑,统揽一切大权。”

  “陛下可是把这边的重任,都交给制台!”

  孙传庭早有这个觉悟,面色十分平静,丝毫没有统揽大权的欣喜。

  向陈奇瑜冷静地说出,他构思了一段时间的谋划:

  “我打算向陛下请求,在陕西成立都护府。”

  “以陕西都司和陕西护军府,掌管军令政令。”

  “陕西所有府县,都转为军民府军民卫。”

  “民众要全部编入卫所,分批向海外迁移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ushu.cc。福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fu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